人与猫产生饲养关系最早记载是在古埃及,其实中国也没差太久。
中国对猫的记载可追溯到约~年前的周代。那时埃及猫经阿拉伯,走波斯和印度传入中国。
同古埃及一样,因为捕鼠能力超群,猫在中国理所应当地担任起守护粮仓的角色,人们为了感谢猫,甚至组织专门的“感恩仪式”。
猫神仙插画(现代)“八腊之祭,载于《礼经》,其来甚古”,说的就是种供奉八神祗的祭祀活动,称为“八腊(zhà)”。其中排行老五为猫神虎神,感谢猫吃掉鼠,感谢老虎吃掉野猪,很有意思。
现代人模拟八腊祭祀现场此后,再经过漫长的岁月,猫咪走下神坛,大概西汉初,野生狸猫变为家养的狸奴(爱称),捕鼠功臣变为家中宠物,此后猫咪逐渐地被记录在文学作品中,中国的猫奴文化开始形成。
说到这里,以后别再瞧不上“狸花猫”了,它们可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土猫,是在以千年时间为计算,受自然淘汰最终保留存活下来的品种。
狸花猫,也称土猫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猫竟然也受到宫斗迫害。
唐朝宫中,狸奴担任各大殿的防鼠工作。像《仕女图》这样的绘画作品中频繁地出现猫的形象,这些画现在来看,会感觉很穿越。
文物示意后来,皇宫的猫不那么好过了,曾经武则天的一纸“禁猫令”差点让长安城的猫绝迹。
为何武则天会禁猫?并非她害怕动物,而是源于她深信的佛教思想。
众所周知,武则天对佛教极为推崇,“轮回”观念是佛教重要内核。而一路宫斗上位的武则天,自然也做过许多亏心事。
武则天剧照野史记载,武则天处死王皇后和萧妃之时,萧妃破口大骂,诅咒武则天要变成老鼠,自己则变成猫,将武则天的喉咙咬断。
古代猫妖之说盛行,猫咪邪魅的一面,可能使得这番话画面感太强,武则天十分害怕,于是下令宫中禁猫。她甚至不敢在皇宫里居住,只能跑到“东都”洛阳,去躲上一月两月。
屋瓦上的猫,是神?是妖?猫在文艺界也颇受欢迎。古代文豪中,陆游不只是写诗数量最多的,而且写猫的作品也是最多的。转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他给猫写了好多歌词。
陆游肖像了解一下在此仅选择一首《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给大家感受一下:
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昼眠共藉床敷软,夜坐同闻漏鼓长。贾勇遂能空鼠穴,策勋何止履胡肠。鱼飱虽薄真无愧,不向花间捕蝶忙。
单看诗名这么长,可想而知陆游要是做自媒体也蛮有才的,标题起的和假诗似的。
像这样,文人墨客和猫之间的故事很多,不一一举例了。
再后来关于猫咪的各种民间传说也屡见不鲜,但大多数都认为猫坏,不如狗好。比如清代*汉的《猫苑》载:“金华猫,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对月,吸其精华,久而成怪,入深山幽谷,朝伏匿,暮出魅人,逢妇则变美男,逢男则变美女。”
网传cos金华猫妖图厉害了浙江金华猫表示:瓦特?这口锅俺们不背。
这种“偏见”甚至在今天的中国都还存在,比如“好男不养猫,好女不养狗”……而东方弹丸之地霓虹国,在数百年前,居然扛起了“萌猫”大旗。最终形成了日本特有的猫文化。
欲知后事如何,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