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男人能娶多个老婆,中国男人只能羡慕!
提及非洲,都会想起大草原、沙漠、原始部落,甚至更令人津津乐道是非洲的一夫多妻。如在年去世的,非洲肯尼亚的九十三岁老人奥酷库,一生娶了四十六个妻子,一共有个儿子。他自己本人也说一生有过近百位妻子,离婚的妻子有三十多个,目前也有名儿孙。由于奥酷库的妻子成群儿女众多,被肯尼亚当地人叫做“英雄”。
尤其是近几年来,伴随着国际交往的进程与信息技术发展,很多中国人到非洲打工做生意生活,然后在国内网站上上传很多在非洲风土人情的视频,有些是一个中国男人坐拥四五个老婆,四个老婆每天伺候着自己的丈夫,如古代皇帝一样受着众多妃子的照顾。
这也使人觉得很奇怪,在非洲一个男人都能娶几个老婆吗,由于非洲的一夫多妻,真的是女人比男人多出几倍吗?
非洲一共有62个国家,如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乌干达、利比亚、斯威士兰、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摩洛哥、索马里、南非、坦桑尼亚、喀麦隆、津巴布韦、尼日尔等国家是一夫多妻制。如非洲的纳米比亚有一个辛巴部族,男孩出生下来就容易被夭折,男少女多,自然也是一夫多妻。
但不是所有非洲国家都允许一夫多妻,如尼日尔还允许古老的一妻多夫婚姻制度。
一夫多妻,不是男女比例失调
现在需要澄清的是,非洲的一夫多妻并不代表女人比男人多几倍。现在看一下非洲一些一夫多妻制国家的男女比例:
肯尼亚是1.01:1,埃及是1.01:1,尼日利亚是1.01:1
从这些比例可以看到,非洲这些一夫多妻的国家,都还是男多女少。如尼日利亚男性人口数量是人,尼日利亚女性人口数量人,女性多于男性,却依然实行一夫多妻。
从这些可以看到,实施一夫多妻与国家的男女比例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是由社会基础、经济实力、风俗与思想观念决定的。
社会基础决定一夫多妻
俗话说,经济是基础。非洲国家大多数处在热带,很多国家都是农业经济,还保持着父系原始部落的生活形态,妇女自然也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如果多一个妻子就多一个免费劳动力,然后一个男人与多个妻子成为互相依赖的合作伙伴,一起务农与料理家务。这也是一夫多妻制存在的基础。
而且,在非洲能够娶得很多老婆的男子,一般经济能力是比较好的,或者说能够养得起几个妻子与数几个孩子。对于女子的父母来说,嫁给经济能力好的男人也是最好的选择,能让女儿一辈子衣食无忧,这样一夫多妻也就形成一种风俗流传下来。
娶老婆,代表男人的经济实力
在许多非洲的穷国家中,如我国古代买卖奴婢一样,也存在卖妻的现象。如在布基纳法索,男子只要花费90美元或3只羊便可以买到媳妇。纳米比亚三头牛就可以换一个老婆,想买漂亮的老婆花费的钱也自然多。在非洲的喀麦隆,一个男人拥有五十多个老婆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娶老婆的数量都是上不封顶,一般一个部落酋长就拥有一百多个老婆。
又如一些非洲国家也规定国王可以拥有无限多妻子,国王每年选妃子,每年很多少女也期待能入选成功,以便一辈子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如南非总统祖马就是祖鲁族人,现在也有了五个老婆。
由此可以看到,在非洲,衡量一个男人是否有钱就看拥有多少老婆。老婆就是劳动力,是财富的象征。如果一个男人老婆越多,就代表在农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就越多,收入越多。
思想观念
在非洲人的观念中,婚姻也是两大家庭的联盟。当妻子去世的时候,丈夫也会优先考虑迎娶死去妻子的姐妹,在非洲风俗看来是一种美德,也是男人富有爱心与同情心的表现,也是与前妻子爱情深厚的证明。男人娶了亡妻的姐妹,也不用再付大笔的聘礼。所以,男人迎接亡妻的姐妹,不仅能凝聚爱情与亲情,也代表家财不能外露。这一种观念也让一夫多妻的流行。
由于大多数非洲国家都处在部落制的农业社会,工业化程度低,非洲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群体意识也是根深蒂固。一夫多妻制,也是群体生活的反应。
宗教教义也是很重要因素。很多非洲国家的人们都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教义虽然明确反对婚外情或者淫乱,却是流行一夫多妻。
结语:
由于一夫多妻制的存在,也造成了非洲国家娶妻的贫富悬殊。一方面一些男人的妻子众多,一些男人却由于经济贫穷,娶不上一个媳妇。如果中国男子到了非洲,要妻子多多,不仅要身体好,也要多赚钱多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