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忙碌准备,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之时,也在默默回忆年的过往种种。
这一年,俄乌冲突爆发,战火不仅烧向俄乌边境,也波及至经济领域,欧洲地区饱受能源危机煎熬;这一年,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硅谷和华尔街接连开启了“裁员潮”;这一年,世界人口达到80亿,这一里程碑既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新高度,也意味着对地球村应尽的更多责任……
在年即将到来之际,《每日经济新闻》特邀数十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耗时近一个月时间,最终精心评选出“NBD年度新闻榜?十大国际财经新闻”,并邀请到其中五位专家学者对热点国际新闻进行深度点评。
总结过往,展望未来。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让我们跟随这十张如幻灯片般的国际过往缩影,一同回顾年的瞬间。
No.1
俄乌冲突爆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
当地时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事行动,俄乌冲突爆发。
在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乌冲突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一个重要节点。这场冲突不仅是俄乌间的*事冲突,而且是俄罗斯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经济战。
冲突爆发后,美欧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严厉制裁,力度大且范围广。冲突的影响不局限于俄乌两国,而是波及全球。在特别*事行动和经济制裁等连锁反应下,世界股市、汇市、原油、粮食和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等反复震荡。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通胀危机等席卷欧洲多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此前曾表示,俄乌冲突使全球经济复苏遭受巨大挫折,其影响将导致个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被下调,这些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86%。
No.2
美联储激进加息引发全球“加息潮”
扰动国际金融市场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地时间3月16日,为应对通货膨胀,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12月,美联储连续第七次加息,至此,美联储累计加息个基点,且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
本轮加息节奏快、幅度大,是美联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紧缩*策,在全球引发了金融市场动荡、资本流出、汇率贬值以及经济压力。
美元指数一路走高升至近20年高位,一度突破关口,而全球风险资产持续普跌,非美元货币更是跌跌不休。欧元、日元和英镑对美元汇率均跌至数十年低点,新兴市场货币也遭受重创。
曾经意气风发的美股科技股也笼罩在愁云惨淡之中,成为年以来全球表现最差的权益资产之一。美国龙头科技股年内市值蒸发情况见下表:
出于遏制通胀、稳定本币汇率等多重考虑,世界多国央行纷纷宣布加息。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各国/地区央行今年已加息超百次。世界银行9月中旬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央行正以过去50年未见的同步程度加息,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令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并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金融危机,造成持久伤害。
No.3
通胀危机席卷全球欧洲深陷能源困局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前,全球通胀处于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当地时间10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中称,全球通胀预计将从年的4.7%上升到年的8.8%,但年和年将分别降至6.5%和4.1%。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和供求失衡状况就已引发了通胀的大幅上升。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在劳动力市场吃紧的背景下,通货膨胀已经达到4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对俄罗斯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制裁措施,大宗商品价格飞涨,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
此外,不少高度依赖俄能源的欧洲国家深陷危机。能源供应短缺在欧洲引发生产成本高涨、物价飙升,企业经营和民众生活困顿,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由于高企的能源价格和*府的供给限制,欧洲的工业产能大约有10%处在停产状态。受伤最深的行业主要是化工、汽车、化肥、电力,加起来占欧盟电力消费接近七成。
No.4
世界人口达80亿老龄化加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
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总数达到80亿,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持续增长,但增速预计放缓。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世界人口达到80亿“这一里程碑是庆祝多样性与进步的机会,同时思考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
根据联合国近期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到年,全球人口预计将增至85亿左右,年达到97亿,本世纪80年代达到约亿的峰值,并一直持续至年。此外,预期寿命增加,加上生育率下降,将加剧全球人口老龄化。
全球人口增长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到年,全球8个国家——刚果、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将提供全球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其中,刚果和坦桑尼亚的人口预计将在未来30年内增加一倍,而印度预计最早于年成为第一人口大国,并在年达到17亿。
No.5
极端热浪席卷全球
研究:极端高温令全球20年损失约16万亿美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
极端高温天气在全球各地频繁、大范围出现,使今年北半球的夏季成为史上罕见的酷暑。
这个夏天,美国的大部分地区被极端热浪席卷,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口,生活在高温警报之下;欧洲也遭遇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许多河流湖泊水位持续下降,甚至接近干涸。
英国气候学家肯顿表示,如果把近十年的气温与年至年的气温对比,会发现平均气温上升了1摄氏度,这与我们在全球看到的情况大致相当。1摄氏度听起来不多,但这意味着什么?很明显,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热浪,更多极端高温和降雨。
热浪的代价在多方面显现,即对农业的影响、对卫生系统的压力、生产力低下的劳动力,以及对基础设施的实体损害。当地时间10月28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报告显示,在年至年的20年间,气候变化导致热浪加剧,并使全球经济损失了约16万亿美元,而贫困国家为此付出的代价最大。
No.6
印度超英国成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地时间9月2日,据彭博社综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和彭博终端机上的历史汇率计算结果,印度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IMF预计,印度的经济规模将在年比英国大20%左右。
IMF数据显示,经过校正后,印度在年一季度末的名义GDP为亿美元,而英国同期数据为亿美元。
美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SafeguardGlobal认为,印度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全球化。自年起,该国的GDP以指数速度增长,预计到年将达到惊人的4.5万亿美元。
英国与印度(绿线)历年GDP数据对比图片来源:世界银行
然而,对于印度的经济前景,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却保持了谨慎看法,认为印度虽然目前经济增速强劲,但依然面临着多重压力,经济增长动力或面临不足。
No.7
世界终将走出新冠大流行的阴霾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世界各国共同经历的这场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已经过去整整三年时间。
当地时间12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希望在年的某个时候,世卫组织能够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是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