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海上的捷径,东方伟大的航道,连通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也可以说是全球最重要的*金水道。
无论是从过往的船只数量还是货运量,苏伊士运河都是名列前茅。
历史上埃及人为了挖掘这条运河付出了12万人的生命,而自从运河通河以来,
它就成了各国不断争夺的对象,而这一争夺就是一百年。
苏伊士运河不仅连接地中海和红海还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相通。
苏伊士运河的地理位置是独一无二的。
据有关部门统计,西欧出产的石油有70%通过苏伊士运河运送,每年经苏伊士运河送的货物占世界贸易的14%,而正是由于运河的存在,使得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线缩短了八千到一万公里。
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要追朔到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SenusretIII,其名字即为“苏伊士”一词的来源)为了通过陆行平底船进行直接贸易,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
18世纪末拿破仑·波拿巴占领埃及时计划建立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不过由于法国人的错误勘探,随后拿破仑放弃计划,并在和英国势力的对抗中离开埃及。
直到年,苏伊士运河再次正式破土动工
其间埃及动用了几十万人的劳力,当时霍乱猖獗,有12万人丧失了生命,相当于每修米就有.5人死亡。
经过了10年的艰苦施工,从年到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正式开通。这一天被定为运河的通航纪念日。
距今天通正好年。
苏伊士运河是殖民主义的产物,它的开通客观上打通了地中海、欧洲通往亚洲、非洲的道路大大缩短,大大节约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成本,也使英法把它们的殖民主义触角伸向了印度洋乃至伸向远东。
由于战略地位的特殊性,至使运河开通那天起,各国之间的争夺就没有间断过。
从年开始,这条大运河的管理权就在英、法、美之间游走。
到了二战期间,德国一度曾想炸毁这条*金水道,当时英国这队为了保护这条水运,采用了一位魔术师的建议,将运河隐藏起来,就是在运河沿岸安装足够的探照灯,形成强烈的灯光屏障,成功使用障眼法扰乱了德国空*飞行员的视线,让他们顿时失去了攻击目标。
年7月26日,当时的埃及总统纳赛尔(GamalAbdelNasser)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事实上,这条运河之所以被称为东方伟大的航运,是因为它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南北双向水运,而不是再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