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造大人物的形象时,埃及艺术家们不敢轻易违背传统的造型原则,尽量把他们理想化和神化,因为只有这样,因人才能讨得主顾的欢心,让他们满意。但在表现小人物时,他们便时常摆脱法则的束缚,让他们带有生活气息。第18王朝拉赫米拉墓壁画中描绘着匠人在努力劳动的场景,该壁画的风格便部分突破惯例,人物形象以侧面为主,也并在意宽大的处理,手臂的动作不再僵硬,更符合常规,透露出向自然写实方向发展的趋势。
第18王朝的作品“女乐师图更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在这幅作品中,三位少女,一个吹双管长笛,一个弹奏琵琶,一个在抚竖琴,他们的姿态特别优美。两个穿着薄如蝉翼的薄纱衣服,透着女性的曲线,中间的一个则干脆全裸,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给人以感官的刺激和美的享受。而且在这幅画的构图中,艺术家注重描绘动感,她们轻柔的手臂和起伏的手指仿佛使人听到乐曲的起落,而中间那位女子回头的姿势,打破了画面的单调沉闷,形成一种多变的韵律。在刚塑作品中,也有不少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著名的“运供品的少女”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紧身的长袍掩盖不住少女柔美的曲线和她青春的活力,她的手自然地扶住头上的供品,线条自然流畅,颇具写实特色。即使是表现大人物的雕像,有的也很有新意。
贡品的少女如第5王朝的“村长像”,其大腹便便的躯干和肥头大耳的面部,很富有表现力,“活脱脱是咱们的村长”。流传下来的“书吏像”尽管非常程式化,但从其强健的肌肉、瞪大的眼睛以及紧张的手指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特定场景下的特定瞬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莎士比亚曾说,假如用一扇门把一个女人的才情关起来它会从窗子里钻出来的,塞住了钥匙孔,它会跟着一道烟从却肉里飞出来的。用这句话来描绘古埃及匠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热情也是非常恰当的,尽管在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主张用永恒的模式结构去创造艺术品的氛围中,他们总是寻找机会做注自己对生活的情感。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物,每一个人也具有各不同的特点,当用艺术形式把它们描绘出来时,便要根据各种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合它的形式,从而突出每种事物,每个人不同的特性和特点。这就像瓶与酒的关系-样,不同的酒按照质量、色彩,分别装进不同的瓶中,从而能使人一一眼分辨出不同的特征。
人们选择衣服也是如此,只有根据自已三围的大小,身材比例进行剪裁,才能使衣服更适合自己的特征,不但合身而且美观。如果所有的人都穿同一样式和大小的衣服,那是绝对没有美感的。但是,古埃及人却并不在意这些美与不美的标准。在进行艺术描绘时,他们心中总是早有一固定的模式,当面对被描绘的事物时,眼中所见的只是这些事物与模式相符合的地方,那种种不同由于不能适应模式便被他们忽略了,或者根本视而不见。即使有些事物有着太强的个性及太鲜明的特点,他们也不在乎,不惜把它们进行人为的加工,然后塞到那种统一-的模式之中。因而,我们看到古埃及的一件艺术品,也便看到了古埃及的所有艺术品,反过来,当我们观赏古埃及的所有艺术品时.也似乎只看到一种形象。
就雕像而言,其形式的一般特征是:雕像姿势,不论直立或端坐,头部、躯体和两腿都必领保持直立。立像-脚向前,双手紧握,双臂下垂,间或有抬举等动作,仍以紧靠躯体为原则。坐像皆采取正襟危坐式。上身端正,两腿并拢,两手按膝,或一手按胸、或交叉在胸前,间或有手持朝笏等物的;头像雕刻,除注意轮廓的相似之外,必须加上理想化的装饰;为衬托主题,雕像中的随从人员,在比例上特别缩小;不论坐像、立像、雕刻的加工,侧重在头部,腿部,其余地方多半粗枝大叶地勾画出一个大体轮廓;一般雕刻均用黑墨加画眼圈,皮肤、发饰、衣着等悉照实物涂加色彩。”所有的人像均按照这些约定的标准去雕刻,那必然不利于个性鲜明的艺术的发展。
个性鲜明的艺术画古埃及人之所以津津乐道于此,是有原因的。他们创作的艺术品并不是专门供人欣赏,并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制作大量神态威严的雕像,只不过是出于卡必须还尸的信仰。“出于对死后复生的信念,古埃及人死后的尸体必须保存好,不让他腐烂,以便护身灵能辨认出来,他们把尸体制成木乃伊。万一尸体发生腐烂,为帮助护身灵辨认自己的主人,陵墓的墓室后面放置-一个酷似死者的石灰石头像,以确保头像能取代万-
腐烂的尸体。”国因而,这些雕像正是防范的措施和结果。它们并不是为了装饰和供人欣赏,而是让它们起着一种与真实之物相同的作用。在这里,固定的形式便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它的背后蕴含着某种宗教意义。这就如同宗教崇拜仪式一样,虽然有许多细节在我们看来是没有必要固守的,但对古代人而言,这些规定的细节恰恰不可少,亦不可变更,否则便违背了圣规,忤逆了神灵。
把艺术作品公式化的意义在于,这些公式只是作为传达意义的符号,孕含着意义的载体规定了的载体传达着规定的意义。这就如同象形文字一样。古埃及人千百次一成不变地演示这种形象,正是要千百次地证明同一主题。对他们来说,艺术形式只是手段,传达其特定的意义才是目的。那么,古埃及艺术的僵硬形式所要传达的意义是什么呢?从这些艺术品无不表现死亡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它们所要传达的正是死亡这一-永恒主题。在埃及艺术品中透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