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埃及,
你会想起什么?
是蜿蜒流淌的尼罗河,
神秘的金字塔,
还是雄伟的狮身人面像,
美艳聪慧的埃及艳后?
现在,众多带着深深历史印记的
古埃及文物,
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我们面前,
准备在同样古老的中原大地上,
开启一场古埃及探秘之旅。
你,
准备好了吗?
12月8日
“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物展
将在河南博物院开幕。
究竟有哪些文物会与大家见面?
今天,就请跟随我们的镜头,
提前到布展现场“探班”吧。
1
开箱过程
塞赫麦特女神
塞赫麦特雕像有两米多高,重达两吨。中意两方人员相互配合着将它周身的木箱拆下。随即,两位经验丰富的意大利人对经历长途跋涉的雕像进行体检,使用手电上上下下看了个仔细,并与ipad中的雕像照片进行比对,然后用毛刷拂去灰尘——如果上面有的话。
图特摩斯三世墓碑
图特摩斯三世是埃及最鼎盛的第18王朝的法老,被称为“古代世界之拿破仑”。墓碑是由白色的石灰岩制成的,上面刻满了图案。墓碑虽然只有60多厘米宽、高一米出头,但挪移起来却比塞赫麦特雕像更困难,没有滑轮可以利用,需要完全靠人工从木箱搬运到展柜中,除了力气和小心翼翼,没有别的窍门。还好,几位壮汉耗时15分钟完成了任务。
狮身羊面像头部
这个大型的公羊头颅残片,长、宽都超过1米,高60多公分,原本属于一尊巨大的阿蒙神雕像。把这个大家伙从木箱里挪出来,工作人员也是费老了劲儿了。
2
布展现场
石棺盖
这个石头材质、上有精美绘画的棺盖,来自公元前年~年的新王朝时期。
祭司头像
这件令人惊叹的头像,面部被塑造得极其典雅精致,天庭饱满,造型柔和,所有元素指明其出处或许为皇室御用的手工作坊。
石棺盖残片
工作人员正在安放的,是一个石棺盖的残片,由石灰石制成,来自公元前年~年的末期时期。
哈伦海布坟墓之门
第18王朝时期的高官显贵一般都会选择古纳的sheikAB丘陵修建自己的陵墓。这里很多陵墓内的壁画,仍然完好地保留着当时的鲜艳颜色。陵墓前都建有庭院,走过庭院则是宏伟的入口,由巨大的石灰石建造而成,上面有雕刻的图案和绘画。这次展出的就是其中一块,尽管主人的名字已被删掉,但埃及文物学者仍然可以推断出他属于哈伦海布,图特摩斯王朝时期的一位高官显贵,泰伯78坟墓的主人。
3
展厅预览
孔苏金字塔
这个建筑元素被称之为小金字塔。金字塔的锥尖部分是石灰石材质,凹雕刻手法描绘了各种人物。它的主人是孔苏神。
努比亚神庙模型
在古埃及,神庙的字面意思就是神的住所,神庙的结构由迁移来的巨大石块支撑,包含着完整的神学概念。建筑元素有着准确的象征意义:地板逐渐垒起来以慢慢接近神的圣殿,代表从混沌世界“努”走出来的原始支柱,天花板代表苍穹,柱子象征尼罗河两岸的植物。
左:阿布考石碑
右:巴基的假门石碑
阿布考石碑为石灰石材质,来自第12王朝(公元前年~年);巴基的假门石碑为花岗岩材质,来自第18王朝(公元前年~年)。
4
等待露面
看到这里,也许有观众发现了一个问题:埃及文物展,怎么没有木乃伊?
其实,这次展览的展品中,不仅有人木乃伊,还有猫、鹰甚至鳄鱼的木乃伊。只不过,木乃伊属于有机体,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河南目前天气比较干燥,展厅内需要调整到温度20摄氏度左右、湿度50至55度才可以,所以“木乃伊们”稍晚一些才会“出箱”。
为了满足心急的观众,我们这次就先放出几张木乃伊的照片,让大家“先睹为快”好啦。
动物木乃伊
埃及神的形象变化多端,动物也可以成为他们的化身。于是将动物视为崇拜对象便一点也不奇怪了。因此,动物的尸体经常会被制作成木乃伊。在神庙中,祭司可选择与某位神灵相关联的动物,此时动物已成为神的化身,这种动物死后被处理成木乃伊,放入棺材内。
展览资讯
怎么样,
是不是感受到浓浓的尼罗河风情
扑面而来?
如果看照片不够“过瘾”,
12月8日,
河南博物院,
我们不见不散!
展览名称:“金字塔·不朽之宫”展
支持单位: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物局
展览主办:中国·河南博物院
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
协办单位:MondoMostre
展览日期:年12月8日至年3月22日
展览地点: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