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狮身人面印度神像飞天乐伎,这些在泉州
TUhjnbcbe - 2021/1/4 0:53:00

古城里的千年佛国世界

泉州开元寺

写在前面

点击播放收听,效果更好哦!

小王家的朋友们大家好!真的是好久好久没有更新啦!这篇开元寺,娜主编原计划是放到元旦后就和大家分享的,可是,相机卡出问题了,部分照片丢了。没成想又生了场病,感冒发烧拉肚子,折腾了两周多才彻底好。过去的半个月,娜主编干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哈哈!

下周春节,小王家就要去印度啦!选择节前发泉州开元寺,也算是应个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泉州开元寺内,可以找到非常多的异域元素,包括印度教的。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船汇集,文化交融,是真正的“宗教博物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泉州开元寺的精髓,都有哪些吧!

桑莲法界

唐朝时,泉州有一富商叫做*守恭,开元寺所在地曾经就是*家的庄园。一日,*守恭梦到一位和尚向自己乞地建寺,自己回应若园中桑树能开莲花就同意,结果没想到,桑树上真长出了白莲花。后来,*守恭就在这里捐了一座佛寺,初名“莲花寺”。

开元寺内先有一株古桑树,树龄为余年,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工培育桑树。“桑开莲花”,寓意美好,该树也成为了开元寺一大胜迹。在开元寺大殿上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的就是“桑莲法界”。

东塔(镇国塔)

开元寺内有两座五层石塔,东塔镇国塔和西塔仁寿塔。它们都是在公元十三世纪的南宋时期建成的。

开元寺东塔高48.24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高的古代石塔。每一层塔身上都有精美的雕刻,而娜主编最喜欢的,是塔基雕刻的佛教故事。

东塔须弥座一圈,刻着佛祖生平和佛教传入中国的相关故事,十分生动。据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里做梦,见一金人。他从大臣口中得知,自己梦到的是佛,于是派蔡音、秦景等十余人西行,求取佛法。几位使者在路上遇到了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并一起用白马驼经,返回洛阳。后来,汉明帝在洛阳营造佛教寺庙“白马寺”。这就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故事。上面这张照片摄于泉州开元寺东塔,在右侧可见四字“经来白马”。

西塔(仁寿塔)

开元寺西塔比东塔早十年修建,塔身上的人物浮雕最为精彩。除了佛教护法,上面不乏一些对佛教交流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比如达摩祖师、梁武帝等。

上面这张照片,浮雕人物手拿大刀,神态肃穆。再仔细看,这脸怎么像是个猴子的脸?哈哈,他是印度神话中的猴神哈努曼。看过小王家写过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或者《印度合伙人》影评的朋友应该对他不陌生,学界也有一种看法,认为他是孙悟空的原型哦!

狮身人面斯芬克斯

狮身人面斯芬克斯(Sphinx)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至少我们都知道埃及著名的人面狮身像。但是你能想象吗?在中国的泉州开元寺,我们居然可以找到斯芬克斯。

在开元寺大殿月台,只要你蹲下来看看,就会发现一排姿态各异的斯芬克斯,它们长着狮子的身体,人的脑袋,尾巴弯曲靠近臀部,有的手上还拿着东西。

这些斯芬克斯原本是印度教庙宇中的装饰,泉州曾有一座元代修建的印度教寺,明朝时已经倾颓。明末崇祯年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曾经重修开元寺。相传郑芝龙将部分印度教寺的构件,移至开元寺使用。所以,如今我们在大殿月台上,还可以看到72只斯芬克斯。

飞天

泉州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十分肃穆庄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梁架上的24个木制飞天乐伎,即妙音鸟迦陵频伽。这样的造型,在我国佛寺中非常罕见。

在大殿中部斗拱与柱子之间的连接处,可见精美的木雕飞天。她们通体彩绘,双手向前伸出,翅膀在身体两边伸展,营造出一种美好的佛国世界的氛围。站在大殿的东侧或者西侧向另一个方向望去,两边的飞天既肃穆又活泼,她们身上的彩绘颜色,和红色的梁架形成对比,十分动人。站在这样的梁架下,望着大殿中央的五方佛,不禁让人感觉,这就是佛的国度。

印度风格石柱

在大雄宝殿北侧中央,有两根石柱,它们看起来不太一样,每根上面都有石刻,而且画面充满印度风格。它们,就是泉州开元寺著名的婆罗门教石柱。娜主编作为印度文化爱好者,此处可以和大家讲讲其中的故事咯!

西侧柱子中部面西这幅图,是湿婆shiva。如何辨认呢?我们可以看到他头发上的月亮(月神旃陀罗),手中的三叉戟,还可以看到另一只手拿着鼓。三叉戟、鼓,都是湿婆手中常见的法器。

东侧石柱的同样位置,也是中间面西的这一幅图,和印度教三相神的另一位——毗湿奴有关。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狮头人身的造型,他用双手像是要撕开横躺着的那个人。这个半人半狮的形象叫做那罗辛哈,他是毗湿奴的第四个化身。曾经有一个魔王叫做黑冉亚克沙,他得到赐福,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他不会被任何人或者动物杀死,不会被任何一种武器杀死。魔王之子帕拉达信奉毗湿奴,有一天,黑冉亚克沙脚踢一根石柱,问儿子:“如果你所信仰的毗湿奴无处不在,那他会在这根柱子中吗?”毗湿奴化作半人半狮的那罗辛哈,从石柱中出现,杀死了黑冉亚克沙。

这两根石柱上,还可以看到迦楼罗、奎师那等印度神话形象,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娜主编作为印度文化迷,这两根柱子,毋庸置疑是我在开元寺内最喜欢的地方啦!

甘露戒坛

戒坛,即为僧徒传戒之坛。我国的北京戒坛寺、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各有一处戒坛,并称中国三大戒坛。相传唐朝时,开元寺地区常降甘露,和尚行昭挖了一口甘露井。宋代时,人们在甘露井上建戒坛,是为甘露戒坛。戒坛最高处,为卢舍那佛,佛身下为莲花座,每一朵花瓣上都有佛像,精美至极。

在开元寺的甘露戒坛,我们也可以看到“飞天”,与大殿不同的是,他们没有翅膀,颜色也略有差异。我们进入戒坛的时候正值下午,阳光从西侧进入殿内,光线非常棒,这些飞天也愈显灵动。

其他

在开元寺内,还有檀越祠、弘一法师纪念馆、泉州佛教博物馆(本身院)等建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观。准提禅林的龙柱,非常好看哦!

小王家比较推荐的是弘一法师纪念馆。弘一法师,本名李叔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他所填词的《送别》相信大家都会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我们本期的配乐《三宝歌》是年由弘一大师作曲,太虚法师作词创作的。

太阳西斜,夜幕降临,我们走出开元寺,来到热闹的泉州西街上。来之前,我就有一个感觉,只有看过了东塔的佛教故事、西塔的哈奴曼,找到了迦陵频伽、迦楼罗、湿婆、毗湿奴、奎师那……还有神奇的狮身人面像,泉州开元寺之行才算圆满。

感恩各种机缘,我们此行圆满了……下一次,你也去走走看吧!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狮身人面印度神像飞天乐伎,这些在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