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特别策划版埃及历史与艺术札记下
TUhjnbcbe - 2020/12/4 18:45:00

埃及历史与艺术札记(下)

图、文/王六一

我们与希腊朋友结伴同行,在凌晨三点从阿斯旺驱车到阿布辛贝勒神庙参观。三个多小时行程所经之地大都是一望无际,铺天盖地的沙漠,很难想象,人类的文明会出现在这没有水源和生命,寸草不生的沙漠边上产生。我们七点抵神庙前的纳赛尔水库,经过一巨大的人用工水泥堆积山丘的背面,在水库前见到了拉美西世二世在3千多年前所留下的伟大作品和四座守卫它的巨型石雕。他们立在那儿欢迎尼罗河,守护着埃及的南疆。阿布辛贝勒神庙在一塊临河的高崖上雕刻而成,4O年前,被搬到如今这一人工建立的居所,它保持着宏伟庄严的气势,成为埃及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之一。

我感到这些巨大的雕像远不如中国龙门和大同石窟的雕像那么精美,更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造像的神韵。进入大厅后,我见到排列在两边的八尊雕塑。他们可称得上宏伟,但并不具有宗教的神圣感。我们接着逐一欣赏了每一石窟中的壁画,这些在动作、姿态、情景与帝王谷中壁画题材雷同的作品显得有些粗糙。古埃及壁画中重复使用的题材,使人有千篇一律之感,看了差不多相同的壁画后,单调,同一,相似的人物、动物与情景,会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富丽堂皇,金光宝气的装饰,掩盖不了乏味与枯燥。

到埃及,除了参观金字塔,帝王谷应是是来访者的必到之处。埃及与中国一样,历史是埋藏在地下的。在按照传统,陵墓的壁画不仅起到装饰作用,他们呈现的是一系列为了在阴间能够长生不老所必须奉行的重要仪式。这些绘画生动地呈现逝去的法老,王后追求永恒的整个过程。

法老时代埃及艺术的特点是艺术家先在密密的的网格上面勾勒出人物草图,然后再把他们雕刻在石头上。姿态通常是四分之三侧面像。这种规范做法反映了埃及人对永恒的理解就是完美,以此保持万物亘古以来不变的本质。

与古希腊米诺斯人不一样的是,米诺斯人在仍然湿润的墙壁上作画,埃及人则使用胶画颜料技法在墙壁上作画。这两种技法带来了重大的差异。第一种方法要求快速作画,一气呵成,忽略细节,接近于即兴创作:而第二种方法允许润饰修整,可以更加全神贯注。舒缓细腻,反复斟酌。

我们在歌颂法老的这些作品中,不时可以发现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在供奉神和法老的供品中,我们见到了三千多年前水果。通过栩栩如生所绘的飞禽走兽,我们了解到了史前有如伊旬园中的动植物。

处于富甲一方的神权统治之下埃及人的绘画乃至他们的整个的艺术,与世界上任何其他的艺术有许多不同之处。最平凡的日常情景,芦苇中的野鸭,池塘里的鲤鱼都被以近乎科学的精确方式表现出来,使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区分那些出自无名的古埃及大师们笔下的动植物种类。如何解释自然主义的写实与那些代表崇高的灵*的怪兽在作品中的组合,至今对研究古埃及的艺术史家、文物学家而言,还是一个很难自圆其说的难题。

但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那些细致入微的,田园史诗般的埃及人日常生活的场景,几乎总伴随着一些符号、说明和象形文字。它告诉人们,在生活的五光十色的帷幔后面,存在着一个严酷的世界,那就是神和寻求永生的灵*的世界。

然而,古法老时代艺术家采用现实主义精准方法所描绘的作品,如博物图志里的图片般画的一丝不苟的荷花,画得无比逼真的拨弄竖琴琴弦的手指,甚至一根野鸭的羽毛,实际上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所见世界万物的赞美。这些艺术家不仅歌颂法老,还为我们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物景貌。

埃及的历史与艺术,如同金字塔前的斯芬克斯一样,具有无数永远也解不开的迷!

特别鸣谢:

本期《退休好生活》作者王六一。

文章小贴士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别策划版埃及历史与艺术札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