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巴勒斯坦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区域,这里十分富富庶,又处于重要的商业交通要道之上,是著名的商业航海民族腓尼基人的发祥地。因此在这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
但是这里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地区,在埃勃拉国之后,这里却长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抵御来自南方的埃及、北方的米坦尼和赫梯、东方的巴比伦尼亚的侵略和威胁,而一直是他们的侵略和掠夺的主要目标。
在埃及第18王朝前期的法老们侵占叙利巴勒斯坦的时候,同时在这里有着重大影响、并且觊觎这里的西亚大国米坦尼发生过严重的冲突。后来,米坦尼因为要防范正在崛起的亚述,于是与埃及结盟。在同一时期,小亚地区又兴起了赫梯王国,他打败了米坦尼王国,而与埃及直接对峙于叙利亚地区。
在这一时期,由于埃及的法老埃赫那吞正在进行改革,忙于内部斗争,而无暇顾及他在西亚的属地,于是一部分属地宣布独立,另一些则投到赫梯的保护伞之下。仍然忠于埃及的一些属地的王公们,曾多次求救于埃赫那吞,但是毫无结果,甚至遭到他的训斥,说干扰了他的改革。
到了图坦哈蒙执政的时候,情况可能有所好转,但是他统治的时间很短,尚未形成很好的效果。在他死后,他的王后曾经向赫梯国王提出要他送一位王子到埃及去与他结婚,并让这个王子作埃及的法老。但是这个王子到了埃及以后就被埃及人杀死了,于是就爆发了埃及同赫梯之间的公开战争。
埃及同赫梯的争霸于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3世纪初,发生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在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埃及同赫梯的争霸战争达到了高潮,当时统赫梯的国王是穆瓦塔鲁。
为了同赫梯进行战争,拉美西斯二世进行了很多准备,他在三角洲东部营建了新都培尔--拉美西斯;还组建了四个军团,招募了不少雇佣兵;兵力合计大约有3万多人。穆尔塔鲁也为同埃及争霸而将赫梯的首都从阿图斯城迁到了靠近叙利亚的小亚南部城市达塔什。
大约在公元前年,拉美西斯二世率领三万大军向叙利亚推进,在奥伦特河畔的卡迭什城与赫梯军队开战。赫提国王穆瓦塔鲁也将军队开进了叙利亚,集中了2万战车兵与叙利亚的卡迭什,准备同埃及军队决战。
埃及的军队抓获了两个充当赫梯细作的贝英督人,根据他们所说,赫梯军队还在离卡迭什很远的地方。拉美西斯二世听信了这个假情报,亲自率领一个军团孤军深入到达卡迭什城西北扎营,而其他的三个军团则落在后面。
直到这个时候,拉美西斯二世还不知道赫替大军近在咫尺,正在以逸待劳,准备围歼他们。当拉美西斯二世再次审问这两个人时,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危急境地,于是赶快派人去通知援军。而这个时候赫梯军队已经行动了起来,包围了拉美西斯二世的这一个军团,并几乎歼灭了他。
但是戏剧性的是,赫梯军队并不知道拉美西斯二世也在这个军团中,而是忙于抢夺埃及军队的财吴,才使他幸免于难。后来援军及时赶到,他才被解救。
卡迭什战役中,双方损失惨重,无力再战。于是,卡迭什战役实际上也标志着埃及同赫梯之间争霸战争的基本结束。在公元前年,赫梯的新国王哈吐什尔向埃及提出了缔结合约的要求,并派人给埃及送去了合约草案。拉美西斯二世也同意了缔结合约,从而正式结束了两国之间将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
合约的主要内容是:
①永久和平的确立;
②互不侵犯的条约;
③赫梯国王执行先前条约的义务。
④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执行现金今约的义务;
⑤军事互助的相互义务;
⑥赫梯国王不接纳埃及亡命者的义务;
⑦埃及不接纳赫替亡命者的义务;
⑧神对违约者的威胁和对守约者的加恩诺言;
⑨亡命者的引渡。
埃及与赫梯的战争及最后合约的签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不同地区的强国,为了争夺彼此国境外的一个重要地区的霸权和划分势力范围,而长期进行的战争与交涉。通过这一个合约,埃及和赫梯瓜分了他们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势力范围,使他们对这一地区的占领合法化。并且合约本身又变成了一个军事同盟条约,双方在保证面临第三国威胁时,在军事上相互救援。还保证互相支援以对付本国内部的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而遭到了该地区人民的激烈反抗,严重地削弱了两国的实力,加剧了他们国内的阶级矛盾,给两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