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2王朝初,埃及首都由底比斯迁到法尤姆以北的伊悌托威、利希特的城市(属于法尤姆地区)。
因此,该地方的鳄鱼神索贝克或沙考斯开始流行起来,并扩大到三角洲至第一瀑布的尼罗河流域。
索贝克最初出现于古王国时代的宗教文献中,在那里被称为“愤怒者”,因此,象征了法老的力量。
索贝克的主要崇拜中心在法尤姆的舍狄特(鳄鱼城)和马阿底城的吉阿等地。
虽然索贝克与阿蒙、奥西里斯结合,但从未提到重要的地位。
早在塞索斯特利斯一世在位时,第十二王朝的统治者们就已经认识到法尤姆地区有多么高的农业利用价值。
土地开发
他们十分关心这片巴尔·优素福(即优素福河)哺育的绿洲,并自始至终地向这一地区的主神——鳄鱼形象的索贝克表达着崇高的敬意。
绿洲的中心戈伦湖当时的面积比现在大得多。
整片地区充满了泥泞的沼泽,在此地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前必须先将沼泽排干。
塞索斯特利斯二世(公元前—公元前年在位)接过父亲阿蒙涅姆赫特二世的权杖之后开始开发法尤姆地区。
为了排干这片地区的土地,同时对土地进行有效灌溉,国王下令修建大坝和水渠。
塞索斯特利斯二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拦截了戈伦湖,此外,还在法尤姆的入口处建起了一座大坝,用于在水位下降时阻截水流,并由闸门来控制水流。
水渠系统的设计使得水流可以反复将因农耕产生的盐分冲刷干净,这样就可以避免土地因受到集中开发而盐渍化。
国王的金字塔
国王的金字塔所在地也表明了他与自己的丰功伟绩之间的紧密联系,该金字塔被建在拉罕村附近的一座高地之上。
正是在这个位置,巴尔·优素福河穿过了一座山脊,流入法尤姆。
这座金字塔的创新之处在于入口不是位于北面,而是隐藏在南面一座公主墓的地下16米处。
穿过一座由墓室、走廊和甬道组成的迷宫才能来到棺室。
进行这种建筑革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抵御盗墓贼,还因为这象征了信仰的变化:已故国王的目标不再是升入天堂,而是要在地底的冥府中享受死后的生活。
在这样的金字塔中,蜿蜒曲折的小道指引着通往奥西里斯之国和重生之路。
国王的家庭成员也被埋葬于金字塔区。
人们在公主萨特—哈托尔—尤奈特墓中发现了精美的宝石和一顶公主所有的珍贵王冠,王冠用黄金、玛瑙和青金石制成(现存于开罗博物馆)。
塞索斯特利斯二世在金字塔以北两千米处建造了一座城,此城曾一度容纳了五千人居住,城中还有一座王宫。
这座统一规划的聚居区内的居民一般是宫廷官僚和祭司,但也有许多手工业者和建造金字塔的工人,这些人后来还参加了君主的祭礼。
这座城市是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遗留下来的古埃及最古老的城市聚落。
它的名字叫作“塞索斯特利斯心满意足”。
此时埃及的科技和文学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很幸运的是,人们发现了一些这个时代的莎草纸残片,如今分别被保存在开罗、伦敦和柏林的多个博物馆内。
残片向我们传达了许多关于当时经济生活的信息,还记录下了有关助产、兽医及其他科技领域的内容。
目前关于国王塞索斯特利斯二世时期的战争或军事行动的记载不详,文献提到了多次抱有采石目的的远征行动。
在努比亚,人们在尼罗河第二瀑布的高处扩建了米尔吉萨城堡,该城堡早在阿蒙涅姆赫特二世时期就已开始动工,它主要充当从南方过来商品的贸易中转站。
“水利枢纽”和“古迹”
第十二王朝国王的法尤姆开发计划最初似乎只是土地开垦计划。
公元前2千纪初期,孟菲斯以南约40英里、尼罗河西岸这个土地肥沃的盆地大多为辽阔的湖区,埃及人称“塔·赫内特·恩·梅尔维尔”,后世希腊人称“摩里斯湖”,其中遗留至今的很小一部分今称卡伦湖。
这个湖泊位于邻近的尼罗河冲积平原水位之下,源头为河流支流,今称优素福河,从东南方向经哈瓦拉运河——希德曼山北侧沙丘中的一个关隘——进入法尤姆地区。
运河尽头或北端沉积的淤泥在湖中心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肥沃区域;在这个靠近今法尤姆城遗址的地方曾经建有舍德特镇(希腊人称阿尔茜诺—鳄鱼城),古王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是鳄鱼神索布克的崇拜中心。
扩大土地面积必须通过人工手段将水源引进法尤姆盆地,保证湖面迅速蒸发的水汽能够发挥作用,通过给排水系统控制洪水、保护土地。塞索斯特里斯二世可能首先在拉呼恩附近哈瓦拉运河河口修建堰坝控制入水。
阿蒙奈美斯三世则最终圆满完成这个计划,他在法尤姆城周边新增余英亩可耕地,在周围修建半圆形堤坝,该堤坝东起埃德瓦,经比亚穆直达阿盖米因。
堤坝外侧比亚穆北方伫立着两尊国王的石英岩巨像,希罗多德时期其周围仍然环绕着湖水。在南方数英里处的基曼法里斯建有舍德特的索布克神及“客”神老荷鲁斯神的巨大神庙,阿蒙奈美斯三世捐献了一间宽敞的红色花岗岩柱厅,还有其他许多精美纪念品。
公元前年阿蒙奈美斯三世逝世,他在位期间不仅将埃及的财富和权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将他的名字篆刻在从叙利亚沿海的毕布罗斯到尼罗河第三瀑布的凯尔马之间的众多纪念碑上——这样的影响力在他的前辈及后代中少有匹敌。
但是,他也是中王国时期最后一个强大的统治者,之后,埃及国力衰落,这开启了亚细亚人统治埃及的序幕,黑暗的喜克索斯时代来临。
法尤姆的神明
谈及中王国宗教概况时,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是第十二和第十三王朝统治者接受并确认鳄鱼神索布克或苏科斯的重要地位,该神原为法尤姆居民公认的水神和植物神,但是其崇拜地分布在尼罗河两岸从三角洲到第一瀑布的广阔区域。
在法尤姆的舍德特(鳄鱼城)和吉阿(马阿迪城),在上埃及的翁布斯,该神祇都与他的配偶眼镜蛇女神瑞涅努泰特及他的“客神”老荷鲁斯共同接受供奉。
底比斯以南数英里处的苏美努主神索布克在第十二王朝时地位迅速提升,成为国王的保护神,三角洲的海斯、海奈特、塞亚和布西里斯的索布克神以及该神祇在各地的众多形象同样被普遍崇拜。
鳄鱼神在其崇拜者心目中不仅被视为重要的植物神和复活神奥西里斯,也与蒙特、阿蒙和赫努姆神一样被纳入古老的太阳神系统,称索布克—瑞神。
出现青铜制品
埃及从前王朝时代发明了铜器开始,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并且一直流行到早王朝和古王国时代。
在古王国的第3、4王朝时出现了少数的、个别的青铜制品。
但是,到了中王国时代,第11、12王朝时,青铜器生产扩大流行起来,甚至远到第3瀑布的凯尔玛地方。
在那里发现了塞索斯特里斯二世至第2中间期开端的一些青铜器具:杯子、镊子、匕首、剃刀,其成分包括2%以上或更多的锡。
青铜器的发明,可以提供比铜器硬度更高的器具,但是,青铜器的发明和应用并没有代替铜器的使用。
在中王国时代,金属物件大多数仍然是铜器;与此同时,石制工具仍在继续使用,燧石刀、斧、镰刀刃等还是人们的基本工具。
为了发展手工业生产,保证手工业原料来源,采矿业也是埃及的重要经济部门。
但是埃及内地没有矿源,主要是在西奈半岛和努比亚地方。
所以,历代法老往往通过远征控制矿产地。
中王国时代的对外战争主要是在第12王朝以后开始的。
阿蒙尼姆赫特一世及其继承者塞索斯特里斯一世对西奈、利比亚和努比亚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阿蒙尼姆赫特二世的副财政大臣塞哈托尔的铭文明显地表明了埃及远征努比亚和西奈的目的我作为一个青年人巡视了铜山(西奈),并且我强迫(努比亚)首领淘金。
在西奈半岛发现的阿蒙尼姆赫特三世时的数十块碑铭上,我们看到了负责各个矿井的监工的名字。
监工营遗址变成了或长或短的屯驻地,除了官员房屋外,还有工人的茅舍。
中王国时代的社会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小农的剩余产品也积极加入商品经济的流通领域。
总论
中王国的统一,为埃及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中王国时代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主要是在第12王朝以后。
埃及是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其农业的发展依赖于水利灌溉。
但是,在中王国以前,埃及的水利灌溉主要是自然灌溉和局部的人工灌溉。
在中王国时代,埃及的中央政府才开始着手较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开发法尤姆地区。
法尤姆位于孟斐斯西南80公里的西沙漠大台地的洼地中,海拔以下45米。
在第12王朝以前,法尤姆大部分地区是沼泽。
在这里还有著名的莫伊利斯湖。
第12王朝的塞索斯特里斯二世第一个着手广泛地探查和开拓法尤姆地区。
而阿蒙尼姆赫特三世则在此基础上开垦了美地涅特法尤姆(法尤姆城)的北部和西部的耕地。
总之,法尤姆的开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中王国时代,埃及的手工业生产和生产力显著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的发明和应用上,从现代考古学的分期上来看,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资料:
开发法尤姆;古埃及史;.01;凤凰壹力
传统的法老埃及文化及其宝贵文化遗产;古代西亚北非文明;.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宗教与丧葬信仰;剑桥古代史;.0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