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奈半岛是位于埃及东北部的一块土地,面积大约有六万平方公里。在阿以冲突前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这里多次遭到战火的洗劫。
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一样,西奈半岛在历史上也曾被以色列军事占领,早在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就曾试图占领西奈半岛,但是却在埃及军民的顽强反抗下失败而归。
到了年的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仅仅用了六天时间,便击败了以埃及和叙利亚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并且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胜利,让以色列得到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使以色列的战略纵深扩大了数倍,以色列人得到了自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但是对于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埃及来说,这场战争的失败让他们久久无法释怀,战场的溃败和领土的丧失让他们深受耻辱。据说在战争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埃及士兵都不敢穿着军装上街,因为会被老百姓吐口水。
而发生的这一切,都被三年后成为埃及总统的萨达特看在眼里。年的9月28日,埃及的纳赛尔总统去世,萨达特成功继任,而萨达特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极备战,准备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
公元年的10月6日,在经过精心准备后,萨达特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而埃及军队在战争前期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他们很快便突破了以色列在西奈半岛修建的巴列夫防线,并且重创驻扎在西奈半岛的以色列军队。
但是遗憾的是,埃及军队最终未能守住胜利的果实,他们未能对以色列军队进行乘胜追击,结果给了以色列喘息的机会。以色列军队在得到美军的大批军援后迅速展开反击,战争的天平也开始朝以色列倾斜。
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仍然未能收复西奈半岛的萨达特开始进行反思,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埃及根本无法彻底击败以色列,而且无休止的战争最终只会给老百姓带来灾难,于是他便决定用“以土地换和平”的方式来向以色列妥协。
到了年的11月,萨达特做出了一件导致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众叛亲离”的决定,他对以色列进行了访问,成为了第一位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领导人。
面对萨达特的主动示好,以色列也决定停止和埃及的敌对关系,双方在经过多次协商后,以色列决定归还西奈半岛。
以色列之所以愿意吐出西奈半岛这块“肥肉”,还是因为埃及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表现,让以色列意识到埃及是一个不容小视的对手。当时的埃及无论是在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上,一直都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哥”。
埃及和以色列的和解,使这两个国家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敌对关系。而同样参加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叙利亚,由于在战争中表现一般,导致至今未能收复戈兰高地。
到了公元年,以色列将西奈半岛的所有领土归还给埃及,埃及成功收复了被以色列军事占领长达十五年的西奈半岛。而帮助埃及人民收复西奈半岛的萨达特却未能亲眼见证这一时刻,因为他已经在一年前的一场阅兵仪式上遇刺身亡。
参考资料:《为什么是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