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是人工运河,在埃及境内,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自年开工修建,于年通航。全长公里,断面宽米,深24米,能通过航空母舰和几十万吨的大型油轮。
1、地理位置。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西侧是尼罗河三角洲,东侧是西奈半岛。它既是亚洲、非洲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
2、形成变迁。
公元前19世纪,埃及法老辛努塞尔特(其名字即为“苏伊士”一词的来源)三世下令挖掘了一条连接红海与尼罗河的运河,这条运河至少持续到公元前13世纪才被逐渐荒废。
公元前年,这条运河重新挖掘,但没有完成。公元前年至随后的一千年中被连续改进、摧毁和重建,直到公元8世纪被废弃。
18世纪末,法国的拿破仑·波拿巴占领埃及后,计划重建这条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但最终放弃。
年和年,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帕夏塞伊德授权成立公司,建造向所有国家船只开放的海运运河。通过对有关土地的租赁,公司可从运河通航起主持营运99年。年12月15日,苏伊士运河公司成立。运河挖掘工作花费了近11年的时间,工程克服了很多技术、政治和经费上的问题,最终于年11月17日通航,这一天被定为运河的通航纪念日。
3、运河特点。
这是一条没有船闸的运河。与巴拿马运河不同,苏伊士运河沟通的红海和地中海的海平面高程几乎相同,所以没有必要修建船闸。而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海平面高程相差20多米,所以必须要设置船闸。
4、经济效益。
苏伊士运河建成后,使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海运航程缩短了近一万公里,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据测算,苏伊士运河一旦停航,埃及政府每天的通行费损失就达到万至万美元,全球贸易每天损失更是高达60亿至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