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们今天看到的宋朝风雅,只属于一小部分人
TUhjnbcbe - 2025/5/9 1:1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2月18日至2月20日,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时间的眼睛”在北京观唐艺术区美术馆举办。举办年度阅读盛典,记录时间在出版行业留下的痕迹,是新京报书评周刊的例行传统,本届已经是第19年。因疫情原因,原计划于年1月举办的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活动延期至2月举行。

今年阅读盛典的主题为“时间的眼睛”,为了给读者朋友们带来更具体的解读,今年我们没有采用颁奖致敬的方式,而是按照对过去一年出版文化的观察,分成了四大书单——凝视与想象,视野与方法,记忆与留白,对话与回响。搭配这四个主题书单,我们相应举办了四场深度阅读活动,与会观众与上野千鹤子、戴锦华、陆薇薇、古市雅子、葛兆光、罗新、赵世瑜、赵冬梅、余辉、苗子兮、刘文飞、汪民安、赵松、王璞一起,共同回顾年的全年阅读。

2月18日,我们举办年度阅读盛典首场活动“与君目成:当‘过去’可以被‘观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与《观我生》《西湖梦寻》作者苗子兮做客现场,一起讨论凝视图像的传统和观看的权利。

2月18日,新京报阅读盛典首场活动“与君目成:当‘过去’可以被‘观看’”,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左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左三),《观我生》《西湖梦寻》作者苗子兮(右一)做客现场。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春天到来,新的生活也已经开启。“时间的眼睛”,看到的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方法,看到的是变动之下发挥宰治性的结构,看到的是更大的视野之下突破束缚的可能。我们真诚地希望,借由阅读,被遗忘在历史各个角落的经验和情绪能加快地苏醒,终有一日,我们将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靠近真实。

本文为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时间的眼睛”开幕式以及首场对谈活动的回顾报道,另外3场活动的回顾报道也将在接下来一周陆续刊发,敬请期待!

图像,是一种比文字更久远的记录形式。解读图像,以图叙史,同时需要凝视与想象。凝视,捕捉转瞬即逝的细节;想象,跨越“看”的边界。

理解历史之时,我们有丰富的视觉素材——在水墨画中,我们能看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的审美传统;在墓葬壁画中,我们能看到波澜起伏的人生历程;在当代摄影中,我们能看到一场争取自主观看权利、重启摄影现代转型的努力。但理解图像,并不意味着相信图像的一切。比如,我们熟知的《清明上河图》,或许它展现的并非是一派繁荣的景象……

所以,我们该如何理解图像在历史与理论研究中的位置?如何捕捉图像中的细节与信息,辨识其中的虚实?如何自庞大的图像库中,还原出我们曾共同拥有的传统?或者说,我们是否拥有这样一个图像中的传统?

本场活动嘉宾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余辉,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苗子兮,撰稿人,《观我生》《西湖梦寻》作者

文字跟图像应该构成互惠,谁也离不开谁

在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中,《好玩儿的大师》《观我生》都是用图像作为重要媒介去回看历史,《透明》更是透过对近代中国视觉文化的细读,阐释中国视觉现代性的发生与演变。各位老师如何理解图像在历史与理论研究中的位置?

苗子兮:记录人类的过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字,一种是图像。文字的历史只有千年,但图像的历史差不多数万年。原始穴居人就开始在洞里画图,图像其实是伴随着人类更长久的记录方式。而更为需要注意的是,人类的文字并不相通。在巴别塔传说之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字,而图像大体相通。当我们去面对一幅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我们都非常遥远的图像的时候,其实我们很容易进入它,并且获得它想要传达的一些直观的信息。

以这幅古埃及壁画为例,画面中,几个人举着装满食物的盘子,抓着鸟,牵着羊和狗,这幅壁画很遥远,但我们可以很容易进入到场景里面去,跟画面里的人一起去准备祭祀的过程,这是壁画的特性,很容易走进去。

而在另外一幅来自爱琴海克里特岛非常著名的壁画中,三位勇士正在进行难度系数很高的杂技,我们看到他们冲向奔驰的牛,并且在牛背上做了一个空翻,虽然这幅壁画创作的时间距离我们三四千年,但是壁画传达的优美感依然可以让我们感同身受。

这些壁画中的文明距离我们都非常遥远,但通过壁画却可以获得他们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这就是所谓壁画相通性的体现。

苗子兮在活动现场。摄影:王嘉宁。

此外,图像还有一个特点——给出的信息非常具体且细致。当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更加容易获取一些文字所不具备的信息。我们知道,越是早期文字记录越粗略。汉代虽然诞生了《史记》《汉书》,但是我们对汉代生活的细节不一定有文字详细表达出来,比如说汉代人怎么做饭?怎么穿衣打扮?怎么开展娱乐生活?但是壁画可以非常直观地把文字不太具备,或者文字说了半天我们也不懂的信息给到我们。

因此,图像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历史更悠久,携带的信息更细致、具体,所以能够很有效地补充文字史料的不足,它理所应当纳入到历史研究的范畴。通过这些色彩斑斓、线条生硬的图像,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奇,前所未见的历史画面,聆听到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

赵冬梅:作为一名主要依靠文字史料的研究者,我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文字史料研究者同样会用到文字以外的材料,这其中也包括图像。但我们能够从图像中看到什么,取决于观看者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所看到东西的解读,需要依靠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坐标,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文字,也就是说,文字跟图像应该构成互惠,谁也离不开谁,既要也要。

赵冬梅在活动现场。摄影:王嘉宁。

余辉:我很赞同。过去文科研究经常会提到一个词汇:文献。所谓文献,其实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本,一是图像。

现在做历史研究比较注重文本,做艺术史研究比较注重图像。只有我们把图像和文字打通,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才会更加全面并且形象。以年轻人喜爱的“穿越”为例,仅仅依靠文字穿越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我们对某个时代有图像上的认知,“穿越”就会变得方便多了。

余辉在活动现场。摄影:王嘉宁。

看见宏大的历史,也要看见渺小的个体

三位老师的作品都注重用多种史料、文献、古画去讲述古代人的衣食住行等生存细节,比如说苗子兮老师的新书《观我生》、赵冬梅老师的《人间烟火》、余辉老师的《了不起的中国画》。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三位老师的研究都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今天看到的宋朝风雅,只属于一小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