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钻出地堡吧!看看我们是怎么进攻的!”
雷霆胜利
以色列是一个国土形状非常狭长的国家,就好像是一颗长长的图钉按进了中东地区,这就造成了以色列四面八方都被来自中东的势力包围了,身陷重围的以色列没有一天事怀有安全感的,似乎每一个中东国家都对以色列磨刀霍霍,而以色列也是每天都枕戈待旦。
▲以色列地图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发生之前,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实力强弱对比还是非常相近的,双方处于一个对峙的范围之内,就在这种条件之下,正处于内部实力整合的阿拉伯世界当然是希望可以慢一些开战,等到自己的内部整合完毕,阿拉伯世界就可以一击制敌,自己的实力就会更加强大,而以色列人想的是一定要尽早开战,趁着阿拉伯世界还没有完成内部整合,实力还没有发展到顶峰,在阿拉伯世界立足未稳的时候自己的优势就可以更好地展现出来,而且当时的世界是冷战的世界,每天的局势变幻莫测,每个国家都在迅速地转变着自己的立场,波谲云诡,如果有一天欧美势力不再支持自己,自己这一颗嵌入到中东世界的钉子就彻底地被孤立了,自己孤悬于中东世界就将会陷入到孤立无援的绝境,所以说以色列想的是尽早地开战。
▲夜幕下的以色列在这种战略的作用之下,以色列决定先下手为强,就这样,第三次中东战争突然间爆发了。
第三次中东战争是一场关系到中东局势产生根本变化的关键一战,因为对于阿拉伯人来说,这一场大战正好发生在了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整合的阶段,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一场非常有名的战争呢?
人心似水
这场战争的最关键焦点在于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的所有人都有着各自的目的,虽然这是一场局部战争,但是在这场局部战争中会展现出了一种罕见的复杂博弈。
▲第三次中东战争对于以色列人来说,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中,他们取得了在血色开国之后最大的战果,也就是通过这一场战争,以色列拿下了西奈半岛,西奈半岛对于以色列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说,西奈半岛的归属,谁得到了西奈半岛,谁就对整个地区未来的发展局势有决定性的影响,就可以掌握未来的主动权,而仅仅是几天的功夫,以色列雷霆一般的公式就夺取了西奈半岛,这对于以色列人来说,这就是天大的胜利,以色列仿佛看到了自己称霸中东的样子。
▲西奈半岛景色如果以色列拿下了西奈半岛,以色列就从孤悬于中东地区的一块孤地彻底变成了中东地区的霸权国家,以色列会因为对于西奈半岛的掌控从一个中东地区的地缘小国,一跃就成为中东地区的一流强国,但是历史就在以色列人的欢呼雀跃之中悄然发生了转变。
▲西奈半岛地图对于正在经历第一次整合的阿拉伯世界来说,这是一场极为严重的大溃败,因为他们本来就想要对阿拉伯世界的各个势力进行一种有效的整合,本来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马上就要收到想要的成效,可是仅仅几天,以色列雷霆一般的攻势就摧毁了埃及、约旦、叙利亚和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势力的*队,这些*队的严重溃败让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情绪非常低落,这不仅打击了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和整合起中东力量的宏伟目标,这也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心气直接打灭了。
地覆天翻
第三次中东战争最大的影响就是彻底改变了中东世界的构成结构。
西奈半岛不仅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更是中东和非洲相连接的最重要的通道,不仅可以从中东世界和非洲世界的通货贸易和商贸往来之中得到许多好处,更是拿下了西奈半岛就可以直接掐住苏伊士运河,可以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榨取到苏伊士运河的利益,这是一项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抵御的诱惑,这就是这场闪电般的大战给以色列带来的最表面的利益。
▲苏伊士运河很简单,这一场大战带来的后果显然不只是表面上利益这么简单,以色列在没有得到西奈半岛之前,以色列受到了潮水一般,来自四面八方的围攻,没有任何的战略纵深,以色列每一天都在恐惧和不安之中度过,但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夺取了西奈半岛,西奈半岛除了带给以色列物质利益之外,还带给了以色列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带给了以色列最需要的战略纵深,有了西奈半岛,以色列就拥有了一个相对于安全的战略迂回空间。
虽然战争的胜利并不能让以色列彻底摆脱被敌视的局面,阿拉伯世界的各个力量依旧会继续对以色列展开无休无止的围攻,但是有了一个稳固的国土和战略迂回空间,以色列开始和自己前哨国的身份割裂开来了,以色列真正的成为了中东地区的一个强大国家,但是以色列的崛起当然会让许多势力不满意。
▲第三次中东战争到底什么是机会,机会其实是一扇窗口,机会并不只是存在于胜利之中,相反在失败当中往往存在着更大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那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的古话,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都有着自己的窗口,只要自己有发现这些窗口的机会,局势就会发生变化,就会有自己想要的结果。不管是胜利和失败都可以创造出一种机会,把握住机会的前提是要发现机会,二者缺一不可,发现和把握同时做到的情况下才可以在风云变化之中掌握先手,才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的大战略家们可以翻云覆雨的道理,在这场大战之后的大战略博弈,我们会在以后详细分析。
参考资料:《冷战史》《马背上的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