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张名为《欺凌的苏丹》的照片,让苏丹这个贫穷的国家再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照片中的女孩正在赶往救济中心的路上,去领取当天的第一顿也是唯一的一顿饭。
然而由于长期吃不饱,她体力不支跪倒在地,不远处是一只虎视眈眈的秃鹫,等待她咽下最后一口气,然后美餐一顿。这张照片面世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谁都没有想到苏丹已经贫穷到这种地步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苏丹虽然身处非洲大陆上,农业却很发达,其中长绒棉的产量长期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埃及。而且境内的金字塔数量多达多座,比埃及还要多。可为何苏丹却长期处于贫穷状态呢?
苏丹的地理风貌
苏丹位于非洲大陆的北端,北部挨着埃及,南部则是分裂出去的南苏丹,东部靠近红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出海口。虽然不算是内陆国,不过苏丹境内的水资源十分匮乏,每年大概要从尼罗河中提取万吨的淡水以供使用。
面积万平方公里的苏丹是非洲大陆上的第三大国,人口却只有4万左右。但就是这四千万人口中,却包含了近80个民族,以至于苏丹国内经常爆发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别看苏丹面积大,境内适宜人类居住的面积并不多。北部地区大部分被撒哈拉沙漠覆盖,根本无法居住。南部虽然有平原,却被南苏丹给霸占了,于是居民们只能居住在河流经过的地方。
总体来说,整个国家宜居的地方除了尼罗河流经的地方之外,只有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区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俯瞰苏丹的地貌,会发现它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态势。
因为苏丹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因此气温非常高。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是,这里每年都有两个夏天,分别是3-5月和10-11月,而在两个夏天之间,苏丹要面临长达5个月的超长雨季。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苏丹境内有两种气候,北部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很少有人居住;而南部地区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雨量充沛,草原茂密,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和畜牧业。
苏丹的人文因素
别看苏丹长期接受国际援助,它境内的自然资源却十分丰富。其中铁矿石共约3亿吨,石油总储量在5亿吨左右,而森林覆盖率也达到了23%。可是这么丰富的资源,却很少能够出口出去。
另外苏丹的农业也十分发达,其中长绒棉的产量仅次于埃及,居世界第二。而棉花的产量也很高,另外花生跟芝麻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不难看出,苏丹的经济支柱主要靠农业的发展。
苏丹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不过大部分人习惯使用英语交流。此外,该国的货币为苏丹币,令人意外的是,苏丹的货币是由中国负责印刷的。
苏丹由18个州组成,民族也很多,因此各个州之间的风俗文化各有不同。许多州依然保留着割礼等陋习,对妇女的身体伤害很大。而有些州则流行女娶男嫁,男性地位很低,白天甚至不可以出现在家里。
由于常年炎热,苏丹人民不得不靠自己的智慧抵御高温的侵袭。没钱的人家会在地上挖出一个狭长的土坑,在里面铺满稻草,然后洒上水,躺在里面就会凉快很多。而在城市里面,每一座建筑上都会安装遮阳板。
苏丹为何那么穷?
苏丹的穷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而是常年矛盾累积的结果。虽然农业发达,不过因为农产品不赚钱,因此苏丹出口再多的农产品,也无法拉动GDP。此外,虽然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却无法出口变现。
苏丹的国内矛盾非常激烈,在建国之后,就由于推行宗教和争夺资源等原因,先后经历了长达17年和22年的内战。这导致苏丹成了世界最不安全的国家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即使金字塔的数量比埃及还多,苏丹的旅游业依然不发达。
值得一提的是,缺水也是苏丹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苏丹77%的水源依赖于尼罗河,这让上游的国家非常不爽,于是限制苏丹每年只能从尼罗河中获取万吨水。苏丹的水资源受限,自然无法运行过多的工厂,农业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