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传承人冉艺飞尤其喜欢创作敦煌飞天。图为她创作的飞天形象,衣袖灵动优美。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8月27日电(张婧)“温度低了不上色,温度高了会使麦秆发黑,就烫坏了。”冉艺飞伏案一手挪动麦秆,一手把控熨斗,技法娴熟。她说,制作麦秆画最难的就是“烫色”这一环节,温度要应画作的不同表现内容来调控。
今年52岁的冉艺飞是甘肃定西市通渭县人,她致力于麦秆画作已有近20年时间了。庄稼地里的废弃麦秆,经她手里熏、蒸、漂、烫、刮等十多道工序之后,就成为一幅幅精美作品。
冉艺飞的创作以花鸟鱼虫和敦煌飞天为主,她说自己最喜欢的还属飞天形象,每每创作飞天乐伎时,脑中浮现衣袖灵动的优美,她就仿佛感受到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在自己手中舞动。
图为冉艺飞去年在台湾参展麦秆画时,现场吸引众多观赏者驻足了解通渭麦秆画。(资料图)钟欣摄
近年来,冉艺飞多次带自己作品到埃及、蒙古国和台湾等地参加非遗文化展演活动。期间,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去年在台湾参展时,栩栩如生的麦秆画吸引众多当地人和外国友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