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人们的认知中:飞机的飞行速度永远追不上导弹的速度,然而在现实空战中,敌方导弹对战机的威胁无疑是最大的,想要躲避敌方导弹的追击。常见的方法有3种:1.依靠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地形条件摆脱导弹的锁定,2.利用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使导弹改变轨迹,直至导弹偏离目标。3.这也是最后的办法发射红外干扰弹,使导弹无法识别真正目标,去追踪假目标。
以上3种方法其实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满足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完成,我们今天要讲的一款战机米格-25,它凭实力硬抗导弹,靠速度摆脱导弹的锁定,直至导弹燃料殆尽,速度之快难以想象,连导弹都追不上。这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另类战机呢?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已进入白热化,为了在*事装备能够压美国一头。苏联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才,衍生出很多千奇百怪*事装备。其中的另类战机米格-25就诞生米高扬设计局,起初设计这款战机主要目标是,对付美国的“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这种侦察机的最高速度可达到3马赫,一般的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
然而早在米格-25战机在设计之初就强调高空高速的特性,米格-25想要达到3马赫以上飞行速度,这其中有一个难题,如何突破热障,这指的是当飞行器在高空高速飞行时,机体的表面遭遇的空气强烈摩擦,飞行器表面的温度会随速度的提升而急剧上升。航空界把飞行器高速飞行时所遭遇到的这种高温情况称之为“热障”。
想要达到3马赫的飞行速度所承受得温度则超过度,在当时能承受这样温度材料只有钛合金和不锈钢,由于在钛合金材料上苏联并没有什么建树,而相反它的价格昂贵,从而只能去选择了不锈钢了,我们知道不锈钢材料,在这样的高密度材其实也料给米格-25带来了一定的弊端,使得其重量超标,耗油量也相对应的增加,其携带的武器弹药只能大打折扣了,在其持续以3马赫速度飞行时,油料不能支撑太久。因此,米格-25只是一架能够以高速飞行的战机,其作战能力并不是很出众。其最好用途是改装成侦察机,在这其中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苏联作为当时埃及的盟友,出动4架米格-25侦察机进驻埃及,时常去以色列搞“自由航行”,在面对米格25肆无忌惮的侦查下,以色列空*终于忍不住了,派出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美制F-4“*怪”进行拦截。就在苏联米格-25发现敌人后,并没有慌神,而直接打开了发动机加力,大摇大摆扬长而去,F-4战机速度哪是米格-25的对手啊,根本就追不上。慌乱中急忙发射AIM-9“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大家可能都认为这个故事要告一段落了,却没想到米格-25在全力加速,飞行速度快到连导弹都没追上。事后据以色列地面雷达站测出的速度显示,这架米格-25的速度竟然超过了3.2马赫。在此战一举成名,也令西方惊叹不已。
结语
米格-25战机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另类,当然这些性能放在今日,可能不值得一提。但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苏联人脑洞大开的创意。总能设计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武器装备,米格-25战机的设计思路直到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