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说下促使文明萌芽的两大自然条件:第一,要有热量和降水,并且人类要能够以最佳的方式支配这些自然能量;第二,要有分明的季节变化。
我们来解释一下。第一个条件是,要舒服,但又不能太舒服。首先得有合适的温度,南极北极这样的寒带地区肯定不行;要有丰沛的降水,撒哈拉沙漠这样的地方肯定不行。但同时,又不能太舒服了。比如热带,从热量和降雨上来说,最适合生物生存,你看热带地区的动植物都是最丰富的。但是,公认的人类最早的几大文明,没有一个是在热带地区诞生的。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在热带地区太容易生存,很轻易就能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和水,而且也不用考虑穿衣服,因为温度高。这种环境下,人很容易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不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来获取其他东西。而离开赤道越远,生活也越艰难,想要继续生活下去,就要做更多的事情,尝试更多的努力,这样人就会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智慧。超越生存本能的文明,就是这么发展出来的。
第二个条件是季节。这个观点比较新颖,作者解释说,在赤道地区每一天都很像,四季变化并不分明。而温带地区却不是这样,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有了夏天和冬天之分,这就导致,住在这些地方的人类,必然要面对缺乏食物的冬季。所以说,在热带地区,日子是以天来计算的,那里的种族和个人都习惯于不用想太远,只需活在当下就够了。但是生活在温带的人却不能这么想,因为温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吃的。在食物充足的时候,他们必须为食物匮乏的时候做打算,所以他们的日子是以年来计算的,他们也习惯为未来操心。同时这样的环境也更有利于促进人类思考人与自然、时间和宇宙的关系。最早的哲学、宗教这些文明的必需品就是这么发展出来的。
世界上主要的古文明,都发源于北纬30°到60°之间的温带,就是这个原因,埃及、两河文明、印度河、中国、希腊,都是在这个区域,或许就是这个原因。用一句我们更熟悉的中国古话来说,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然环境太严酷了固然不行,但太舒服了,也不行,必须要适度。
说清了这个大前提,我们现在来看看埃及这个地方。
埃及在非洲东北部,有温和的气候,适合人居,也适合农作物生长。尽管雨量稀少,但是却拥有尼罗河的持续稳定的水源。古埃及占据了尼罗河三角洲和尼罗河下游河谷约英里长的地带。这是一个狭长的带状地区,大部分地方只有十英里宽,沿河道向北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这片土地都能享受到尼罗河水带来的灌溉的便利。
同时埃及的北边是大海,西边是广阔的沙漠,东南是东非高原。这三面对古代的人类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自然屏障,为埃及提供了巨大的保护,但同时又不完全与世隔绝,还有西奈半岛跟亚洲相连,可以和其他文明实现交流。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整个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这让埃及文明可以长时间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发展。,从尼罗河下游谷地有人类居住,到文明出现,再到我们熟悉的那个修建金字塔的埃及文明繁盛,前后经历了四千多年。这么长的时间里,埃及一直在地理环境的保护下,很少遭到外来入侵,文明休养生息的周期足够长,所以埃及文明和埃及社会的组织程度,才能那么高,能办成建造金字塔这样需要耗费极大人力物力的事。
埃及文明的成熟,并非得益于这里的居民有什么与生俱来的优点,而是地理条件发挥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完善的保护促成的结果。沙漠环绕,北边是大海,尽管有外来入侵的发生,但是次数非常稀少,给文明的休养生息足够的周期长度。
但是,在长达多年的时间里,埃及人对地理条件提供的保护已经养成了严重依赖,以至于他们自身的力量越来越弱。当其他文明发展出能够克服这些地理障碍的实力,埃及文明暴露在他们目光之下的时候,埃及人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抵抗了。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埃及的一些邻国,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等等,先后统治埃及。在近代,埃及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后来又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在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有独立。
我们通过对埃及的简要介绍,探讨了地理因素对文明诞生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埃及集齐了促进文明的一切有利因素,但最终这些地理上的优势,也限制了埃及的发展,决定了埃及近三千年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