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天不佑亚历山大与汉尼拔,壮举相同却面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医院那里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121727.html

在波澜壮阔的古典时代,如果要说最让人觉得激动不已的征途,莫过于以一国之力摧毁横跨欧亚非的波斯帝国的亚历山大,以及凭一己之力,几乎灭亡罗马共和国的迦太基名将汉尼拔。

这两个人,都在国力不如敌人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率领的百战之师,接连大败敌人,对于他们个人而言,用每战必胜来说,是并不为过的,然而,亚历山大却能最终能建立伟业,取得马其顿-波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而汉尼拔却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落败,最终在被逼异国的命运中走向自尽。为何这两位能力同样优秀的将领,会走向如此迥异的结局,原因有很多,但是今天我并不会讲述所有原因,而要提及其中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他们面临敌人的战略的极大不同。

亚历山大的东征,其实在开局上并不如汉尼拔,亚历山大并没有出奇兵,实际上,马其顿人的战略进攻路线,早在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在位时,就已经被波斯帝国所预判,以至于当亚历山大实际开始进*时,小亚细亚的波斯总督们,便在格拉尼库斯河堵截亚历山大渡河,多亏马其顿*战斗力强悍,波斯*将领不和,希腊裔将领门侬的重步兵沿河堵截策略没被执行,这才顺利击败了这支波斯*队,从而继续这场东征。

而汉尼拔的进*,就堪称是神来之笔了,尽管从西班牙到意大利北部的路程,对汉尼拔组织的*队造成了极大的损伤,特别是在阿尔卑斯山时,当地恶劣的环境让迦太基*队大量减员,但不得不承认,当汉尼拔出现在罗马人的战略后方时,基本将罗马人的战略部署打了个稀巴烂,同时还避免了正面应对罗马共和国占尽优势的海*力量。

两者在战争初期的开局尽管略有不同,但是,他们的敌人这时的战略,就开始呈现出有趣的不同点了。与大多数人想象不同,伊苏斯战役前的马其顿远征*,其实面对的局势相当险恶,因为虽然他们在小亚细亚地区无往不利,但在波斯帝国广阔的疆域上,叙利亚、西奈半岛、埃及、两河平原、波斯本土等地,还在波斯帝国的手中,特别是由于马其顿财*基本崩溃,无力维持海*力量,因此在亚历山大主动解散自家海*后,东地中海地区,基本上沦为了波斯帝国的澡盆,因此,前面提到的希腊裔波斯名将门侬,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利用强大的波斯海*,直接袭击兵力空虚的马其顿本土,用一击狠狠的左勾拳,终结亚历山大的命运。

就这个策略而言,马其顿*其实没有太多的反制方案,实际上,一旦门侬的策略得到波斯海*全*的助力,像是雅典、斯巴达等传统的反马其顿希腊城邦,是有可能脱离暗潮涌动的马其顿科林斯同盟,转而协助波斯人的,而马其顿除了海上的波斯海*外,还有即将到来的波斯帝国主力大*,因此可谓是腹背受敌。

而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其实也有类似的策略,但是,这个策略执行的时间,已经是战争过了大半时间后了,而罗马这边,提出用迂回的左勾拳反击的人,正是击败汉尼拔的罗马名将西庇阿。罗马人之所以直到战争要到尾声才执行这个策略,原因并非是他们愚钝,实际上,罗马人当时手里的资源,远远不如亚历山大时期的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在伊苏斯战役前,核心的本土毫发无损,手头的武力也没有太大损失,绝大多数的领土也还在掌握,因此原则上可以放心大胆地执行门侬的直击马其顿本土的策略,但是罗马人不然,罗马所控制的意大利本土远远不如波斯帝国的疆域辽阔,汉尼拔只需要很短时间,就可以威胁罗马城,并且意大利同时也就是罗马共和国的核心领土,因而,罗马人的实力,早在汉尼拔进*之初,就已经开始被削弱,而到西庇阿提出不理会汉尼拔,而直击其后方的策略时,罗马共和国高层是需要很大的魄力,才敢于执行这个策略的。

然而,事实是波斯帝国和罗马共和国两者,却以完全不同的态度处理了本质相同的策略,所以说,汉尼拔应对的罗马共和国,就果敢和魄力而言,要远远超过大流士三世统治的波斯帝国。而这两个国家,在战术层面上遭遇大败后,对他们的敌人,也有着完全不同的战略安排。

亚历山大东征中与波斯帝国的第一场决战是伊苏斯会战,这次战役其实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在战略上占尽劣势,因为不熟悉地形,原本直奔大流士三世大*的马其顿*不幸向南方进*,为绕过堵截的山脉而走了远路,而不巧听信了亚历山大病危消息的大流士三世,却从北部隘口出现在了马其顿*正北方,占领了亚历山大此前设置的后方阵地,还杀死了留守在此的马其顿士兵和伤员。此时,波斯帝国大*堵住了马其顿*的退路,致使后者陷入了一战必胜、否则必死的绝境。与之相比,汉尼拔在坎尼战役前,就没有陷入同样的绝境,罗马人也没有占据地理上的优势。

而不管是伊苏斯会战还是坎尼会战,众所周知,都是弱势方取得了胜利,亚历山大用3万人战胜了号称50万的波斯*队,而汉尼拔也歼灭了几乎两倍于己的罗马*队,两者都为自己后面的行动取得了极大的战略主动权,然而,波斯帝国和罗马共和国,在这两场史无前例的战术失败后,却走了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

大流士三世在伊苏斯会战惨败后,选择回到了本土,在那里重新开始聚集又一批大*,企图在下一次战役中彻底摧毁马其顿*,因此,当亚历山大开始沿地中海海岸摧毁波斯海*基地时,大流士三世居然没有什么行动,甚至在未来马其顿*往波斯本土的路上,他也没有摧毁当地的补给,以阻碍后者的进*。而亚历山大本身在伊苏斯取胜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主动权,却在两个地方跌倒了,那就是提尔,亦称推罗,以及加沙城,这两个城市,都大大阻碍了马其顿*的推进,特别是迦太基的母国提尔城,更是在马其顿*面前抵抗了近1年,逼迫亚历山大不得不重建海*,同时付出几乎于伊苏斯会战同等程度的伤亡,这才攻克了提尔,而加沙虽然表现不如提尔,但马其顿人为了攻克加沙城,也是废了好大一番功夫。

而罗马人则全然不同,当坎尼战役失败后,罗马共和国立刻形成了以执*官费边为首的“坚壁清野派”主导的上层,罗马人面对汉尼拔*队,执行了不战、不离、不谈、不少的战略,以多于汉尼拔主力数量的*队,追击汉尼拔*,但却从不于汉尼拔*正面对决,一旦汉尼拔主动挑战,就躲进修建的营垒,同时不论在任何劣势下,都不于汉尼拔进行任何谈判,另外,各个城市也一律采取守势,以致于当汉尼拔大摇大摆地在城外焚烧罗马元老院议员的庄园时,费边的策略都没有被这些人公然违抗,因此,汉尼拔在坎尼战役之后,基本没有再与罗马主力*队取得正面对决的机会,直到他正面败北的扎马战役。

但是,罗马人却一直在其他方面主动与迦太基决战,他们在本土抗战的局面下,主动派出*队去汉尼拔的老巢西班牙作战,试图为之后进攻迦太基本土取得更多的优势,后来击败汉尼拔的西庇阿,正是在西班牙的战场上逐渐成长,并最终成为与汉尼拔媲美的名将。反观波斯帝国,当亚历山大一路控制东地中海沿线,并最终彻底终结波斯海*后,大流士三世还在沉浸在一场大战彻底摧毁马其顿*的美梦之中,全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必胜的机会。

因此,汉尼拔尽管在正面战场上无往不利,却最终输掉了战争,迦太基沦为罗马共和国实际上的附庸,而亚历山大却能在高加米拉战役中再一次击败波斯帝国后,彻底粉碎了波斯帝国仅存的凝聚力,致使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部下巴克特里亚总督贝索斯杀死,至此,波斯帝国灭亡。

其实从波斯帝国和罗马共和国双方的国力来看,罗马人可以利用的策略,波斯人不仅可以原样照搬,而且还能做得更好,波斯帝国拥有极大的国土纵深,拥有远超罗马共和国的人力及资源,就连在优秀人才方面,其实也有着门侬、贝索斯、马其顿叛将阿明塔斯等人可用,这些人虽然名气不大,但从现代存留的历史材料来看,他们是拥有比较优秀的才能的,可惜的,双方的战略却堪称截然不同,这也导致命运的不同。

而这个道理对于亚历山大和汉尼拔也是一样,试想如果亚历山大面对的波斯帝国,有着类似费边的统治者执行同样的策略,而汉尼拔面对的罗马共和国,像大流士三世一样执着于再一次用大决战取得胜利,那么恐怕这二位名将的命运就得交换了,因此,亚历山大的胜利,除了他自身才能、马其顿的国力、马其顿*的战斗力之外,波斯帝国的努力也是重要的因素,可惜,汉尼拔的对手就优秀太多了。

历史上,汉尼拔和西庇阿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后曾经在两人的聚会中讨论过古今的名将,汉尼拔力推亚历山大最为优秀,而西庇阿则询问汉尼拔,如果你在扎马战役中打败了我,那你又如何评价你自己呢?汉尼拔的回应是,如果我在扎马战役中胜过你,那么,我就是古今第一名将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