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19亚历山大的远征 [复制链接]

1#

本期为您阅读:云樵姐姐(from喜马拉雅)

伊苏斯战役后,波斯大批有生力量被击垮,更重要的是对于亚历山大而言,向东的道路上已几乎没了障碍。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就在亚历山大眼前,但同样令马其顿核心骨干着迷的,还有富庶而即将与波斯“脱钩”的埃及。

因此,年,亚历山大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直指美索不达米亚,那样有可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击败波斯。另一个选择是向南,进*腓尼基和埃及,如果拿下埃及,那么亚历山大的征服行动就有了足够的后勤保障。

最终亚历山大选择了后者。

事实上,如果彼时亚历山大手上有不少波斯权贵的家眷,并且大流士惨败后一时间难以集结新的*队。如果亚历山大穷追猛攻,那么他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掀翻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

但是,亚历山大如此行动,可谓变数多风险大。

首先,亚历山大的远征*时刻面临着后勤补给的压力。这一路上,亚历山大的主要补给依旧仰赖希腊本土(主要是马其顿本国),一旦亚历山大在美索不达米亚进攻受阻、补给被掐断,那么整个远征*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因此,在战场附近开辟一个新的补给基地,对亚历山大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从腓尼基、迦南直到埃及一线,波斯统治力始终存在,亚历山大一旦深入东方,那么亚历山大很可能会遭到两面受敌之困。

第三,把持权力。我经常在文章里反复提到毛教员的一句话:*事都是为*治服务的。亚历山大此时选择向南进*,我认为最深层次的考量,就在于巩固他的权力。写到这里,我就好好梳理一下。

如果把亚历山大的远征比作一台机器,那么若想维持机器持续运作,我认为至少需要满足3个必要条件,并且这3个条件相辅相成:

1.优秀的战术指挥——确保能打胜仗。

2.对内与对外统治的稳定——确保希腊人内部矛盾能被控制,同时有效地笼络东方各族。

3.稳定而持续的补给——不能完全仰仗曾与父亲腓力为伍的那帮老爷子,亚历山大必须自己掌握一切。

上述每一项单拿出来,对于一个统治者而言,都是很难做到的。但凡某个管理者或统治者能够做到其中一项,都是很了不起的。

比如咱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项羽先生,就是上述第一项的长期纪录保持者,直到垓下之战;

而中国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就是第二项记录的极限保持者,在国内外形势鸡飞狗跳的日子里,他能稳住大局,不至酿成大乱;

此外,脍炙人口的丞相诸葛亮、张良、萧何、以及早年追随曹操的司马懿先生,都是第三项成绩优异者,大量事实证明,能长期把后勤问题整得明明白白的,拎出来都是能指点江山的人才,大家不要小看那些后勤大师们,那些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大神,没了他们,往往真的很难撑起台面。

要论亚历山大为啥了不起呢,因为在他短短的人生中,上述三项*治运动的金牌,他一个人就全包了——所以人家能被称为大帝呢。

好了,在实现上述三个必要条件的道路上,公元前年,亚历山大已经通过成功的*事行动,树立起了威望。借着威望,他一边行*,一边试图通过人事调整,从而最终达到强化权力的目的。

比如前面咱提到的,亚历山大给一些老将“明升暗降”,将各地执*官员权力打散等等。而在他深入敌国腹地前,他所面临的一个巨大不确定性是:他的后勤补给依旧掌握在一个叫安提帕特的老将手中。当时这位48岁的老将负责镇守马其顿本土,一旦这位曾追随先王腓力的大咖背后搞点什么,亚历山大则会非常被动。因此,向南进*征服埃及,将一个享誉后世百年的农业、商业基地攥在自己手中,是亚历山大维持*治权势的必选,也是能让远征持续下去的保障。

所以说,许多大事件的深层次因素,都是与*治相关的。*治家的“存在感”主要体现在对人力、物力的动员力上。

于是公元前-年,亚历山大挥师南下,此时,他收到了大流士的求和信,在信中,大流士表示愿意割让小亚细亚来缔结和约。亚历山大当即回绝了大流士的求和,他痛斥波斯曾经对希腊的侵略行为,并要求大流士称他为“亚洲之王”。

自怼了大流士后,亚历山大进抵腓尼基,大多腓尼基城市望风而降,只有推罗拒绝了亚历山大。推罗方面对这位年轻国王表示:他们愿意与他友好相处,但不愿意投靠。

推罗的话明显是想保持中立。但做为小国,在两大巨人之间,哪里有“中立”的份儿?于是亚历山大随即对该城展开进攻。可推罗当时也有底气,因为他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

当时推罗城分两大部分,一部分在陆地,另一部分建在从陆地伸向大海的岛屿上,岛屿的尽头距离海岸足足有1公里远。在那里四面都有城墙,并且要命的是,亚历山大当时几乎没有海*——他仅有20艘战舰,还都是打雅典来的——也就是说,推罗城只有一面朝着陆地的城墙可能遭受亚历山大攻击,其余三面城墙亚历山大根本够不到,而且由于缺乏海*,亚历山大无法彻底封锁这座城市。

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亚历山大只能硬着头皮在推罗城下死磕,经过多次鏖战,亚历山大的战损与日俱增。就在亚历山大一筹莫展时,腓尼基诸城邦的倒戈为战事带来的转机——不久,许多附近城邦的国王给亚历山大送来了海*,有了海*加持,亚历山大彻底封锁了推罗,然而,在被完全封锁的情况下,推罗人依旧打出了气势打出了机智,亚历山大几乎把所有招儿都试了个遍,推罗城还是屹立不倒。于是,无可奈何的亚历山大只好采取围攻加封锁的狠招,最终推罗城在弹尽粮绝中被攻陷(时间是年7月的某天)。

推罗一座城市,足足耗了亚历山大7个月之久。大流士近20万大*没有挡住亚历山大的进攻步伐,而一座腓尼基城市却做到了。

攻破城市后,心理失衡的亚历山大在推罗屠城,大量居民成了希腊人泄愤的对象——他们大多被杀,剩下的被卖为奴隶。这是继底比斯后,亚历山大第二次屠城。

话说在推罗被围的时候,大流士第二封信件被交到了亚历山大手上,在信中,大流士表示愿凭幼发拉底河以西以及塔连特换回亚历山大的一份和约以及他手上的波斯女眷。

当这信件在将*会议上被宣读时,老将帕尔门尼奥说:假如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议和。

事实上,当时这位老将的观点也很务实,因为波斯在小亚细亚的反攻就没消停过,不仅如此,希腊本土也非太平无事,斯巴达、雅典等地的反抗也一直在酝酿中。按照当时许多人的看法,这个议和条件相当不错,但他们没有想到,亚历山大却如此说道:

如果我是帕尔门尼奥,我会接受,但作为亚历山大我要如下答复——除非给我整个波斯王国,否则我绝不接受任何其他条件。

我想这个24岁年轻人的答复充满了魄力与冲动,我也认为如果那时他同意议和,并且返回西方世界,那么他所获得的荣誉一点不输于任何一个希腊人。而当他选择继续向东,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关键的一次决定,便在那一刻被做出。在那一瞬间,亚历山大的骰子已经掷出,在接下来的冒险与豪*中,如果他能持续获胜,那么他将拥有一切,反之,哪怕是微小的失败,都会将他陷于不复。

在拒绝大流士的议和后,亚历山大继续向南,在加沙,他再次遭遇顽强抵抗。加沙之所以能够抵抗,是因为城里面有个波斯宦官(波斯势力),这位波斯人充分发挥了身残志坚、宁死不降的主观能动性,于是加沙城又阻挡了亚历山大两个月。在城破之后,守城者全部被杀,波斯宦官也被活捉并带到了亚历山大跟前,亚历山大想要羞辱他,但这个波斯人宁死不屈,最终恼羞成怒的亚历山大用一辆马车拖着他,在加沙城不停地跑,最后这个波斯人被活活虐待而死。随着波斯抵抗力量的消亡,亚历山大彻底杀红了眼,于是他再次下令屠城加沙……

一路南下的亚历山大对反抗他的人以及臣服与他的人展示了完全不同的人格与行为方式,我想,似乎一种难以名状的改变正在他的身上发生着。

在离开加沙后,亚历山大继续向前,很快,他就踏上了埃及的领土。波斯在埃及的总督不战而降,当地人民以欢迎解放者的姿态迎接亚历山大,进入埃及的亚历山大也给予当地人以宗教自由,并且甚至还亲自向他们的神灵奉献牺牲。

当时间到了公元前年11月,亚历山大被埃及祭司们(祭司集团是埃及地位很高的统治集团)尊为埃及法老,就这样,一个来自希腊马其顿的小伙子,成了埃及一把手。

当亚历山大确立了他在埃及的权势,他一面试图从宗教上融入埃及,另一方面他开始大搞建设——在尼罗河的入海口上,他建立了一座新城——亚历山大里亚,这座城市由亚历山大和一位希腊建筑家共同设计规划,使得该城连同其两个海港日后成为了地中海和埃及的贸易中心。几百年后,当罗马帝国如日中天时,人们除了知道有伟大的罗马城,另外两个帝国重镇则是:大马士革与亚历山大里亚。

在亚历山大里亚,不仅整个城市的建设是希腊化的,就连制度也是希腊式的,可以想象下,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下,一座非常希腊的城市,被建立在北非,并且在今后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他都如灯塔一般散发着光芒。

在进入埃及后,亚历山大首次重用了曾经的波斯总督(这是一个波斯人),此举乃亚历山大与埃及本土势力合作的第一步,接着他获得了埃及祭司集团的支持,在祭司的帮助下,他宣称自己是神之子——亚历山大通过给自己神格化来巩固他在埃及的权势。

关于人神合一的做法,在那个人们普遍笃信神灵的时代,对*权合法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接着,亚历山大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确立自己的*权合法性后,立即着手进行埃及的行*制度建设。在埃及这个资源丰富、易于防守的地方,亚历山大一口气任命了6个高官,其中2个马其顿人主管*事,2个希腊人主管财务,还有2个埃及人管理民*。接着,亚历山大在小亚细亚、腓尼基以及埃及建设数个铸币厂,在短时间内他甚至还发行货币,整顿财*,为远征事业做进一步准备。

公元前年末-年初,亚历山大安顿好了埃及的一切事物,在短时间内,他完善了当地的统治并且确保了远征*补给是充足可靠的。在这时,实际上亚历山大将所有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最重要的是他不再需要依赖那个以安提帕特为首的马其顿老贵族们了。

公元前年春天,亚历山大回到推罗,他的*队已经在那里集结完毕,只等他的命令开赴波斯王国腹地——美索不达米亚。而很快他就得知,大流士正在集结一支无比强大的*队准备与他决战。当他踌躇满志准备起程,希腊方面传来了另一个坏消息:

原来,对马其顿长期不满的斯巴达人已经接到波斯金币,他们在国王阿吉斯的带领下掀起了反抗马其顿的战争。

事实上,这两个消息,都是亚历山大最担心的,但很不幸,他们都发生了。在这样看似“焦头烂额”的情况下,亚历山大还是决定向东进发。

门下都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