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古代3大面子工程,耗费多少钱财,最后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中国古代,处于封建农耕社会,几乎全部的钱财,都集中在朝廷的手中。大多数的情况下,帝王会以国家为重,钱财都用在刀刃上,可是不乏有一些个例出现。再这样情况下,帝王为了面子,大兴土木,造就了四个形象工程,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呢。第一个,秦始皇的“阿旁宫”这个大家都熟悉,我们简单的介绍下。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开始修建秦直道和万里长城,同时也为后事最准备,开始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和宫殿。这几项工程,不仅在古代,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个个都是超级工程。秦直道、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而修建,是国防的必要。可是陵园和宫殿,就完全是为了面子而建的。公元前年,年仅13岁的秦始皇,就开始修建陵园,耗时38年,规模之宏大成为中国历史之最。而阿旁宫就更华丽了,从《阿房宫赋》中的描述就知道了。这两个工程,给秦国带来沉重的赋税和劳役,让百姓民不聊生,最终直接压垮了大秦王朝。秦二世继承秦始皇的遗愿,继续修建阿旁宫,可是悲催的是,公元前年,秦国灭亡,才停工。公元前年,项羽直接下令焚烧秦朝宫殿,一把火烧了3个月,阿旁宫成为焦土。第二个,隋炀帝修建“东都”隋炀帝杨广,和秦始皇差不多,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修建大运河、修复长城、开凿驰道,也都是为国为民的工程,可是到了后期,也陷入了面子工程之中,那就是修建东都。隋朝定都于大兴城,常驻人口有60万,已经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可是后来,隋炀帝开始下诏书营建洛阳,还给起了名字“东都”。东都的格局很大,分东西两个部分。他坚持修建东都的理由,更是离奇。《资治通鉴》中曾经记载,有一个术士叫做——卢太翼,他说杨广“命中属木”,大兴城有“破木之冲”,不宜久居。根据史书记载,隋炀帝为了营建东都,调集天下所有的民夫、工匠大约有万人,从全国各地运来了数不清的建筑材料,还有大量的珍禽异兽、名贵花卉。东都修好之后,没有人不行,于是隋炀帝下诏书让全国的数万商户,迁居于东都。隋炀帝让西域的商人,还有使者全部前来参拜,为了彰显“国威”,还举行了盛大的文艺演出,参演的乐手和演员,高达多人,从早到晚,彻夜不息,持续了一个多月。第三个,朱棣的“巨碑”朱棣从历史上来讲,算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在为期间也修建了很多的工程,比如北京皇宫、修复长城、大运河,编纂《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这些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不能算是面子工程。可是他修建的“阳山碑材”,绝对要算民在工程了。修建地点位于南京市东郊,汤山镇的阳山之上,由3块巨大无比的巨石组成。本来这3块石头是用来,做碑座、碑额、碑身用的,准备放在朱元璋的陵寝钱。这个碑巨大无比:碑座高17米,宽29.5米,厚12米:碑额高10米,宽22米,厚10.3米:碑身高51米,宽14.2米,厚4.5米。尤其是碑身高达78米,有20层楼那么高。重量更是吓人,碑座重吨,碑额重吨,碑身重吨。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埃及金字塔的一块石条,一般在20-50吨之间。为了能够把石材,整体的从山中弄出来,朝廷动用了大量的工匠,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还给工匠制定了工作标准。按照当时的条件,没有辅助工具,工作异常的艰难。由于石头过于巨大,很多的工匠累死、摔死、完不成任务被杀,多大多人,在工作的地点还形成了一个“万人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